100%

  ●得一錄卷十六

  身世十二戒

  羈所改作章程

  不費錢功德條例

  良法附纂

  ○身世十二戒 【 開原劉德新裕公著】

  卷十六之一

  人之所重者身身之所處者世。六尺之軀。塊然於天地間。位置果於何等。是非加意防閑。兢兢自守。鮮有不失足深坑。流為小人之歸者。人獸關頭。祇爭一念。白圭之玷。可不凜歟。述身世十二戒。

  原序

  一戒妄念

  一戒恃才

  一戒挾勢

  一戒怙富

  一戒驕傲

  一戒殘刻

  一戒放蕩

  一戒豪華

  一戒輕薄

  一戒酗酒

  一戒賭博

  一戒宿娼

  △原序

  余愚朴無似。總角時入家塾。聞先生長者。訓經書義。輒於聖賢大道理。慨然有觸於心常述以語人。人靳子曰。子將為道學先生耶。余曰。道學不可為。孰是可為者。比及成童。少知自好。不為跅弛無賴之行。歲庚戌。余年二十有四。初筮仕來豫。雖少不更事。無益於衛水伾山間而此心猶凜凜如昨聽政暇。曾擷古今格言數十項彙而題之曰贈言。業已授梓。為同人之獻矣。因而思朋友且有規勸之義豈於所親愛之子若弟。而反無一言為誨耶。爰條事之可戒者十有二。各為之論。其論以是非可否言者十之三。以禍福利害言者十之七。葢是非可否之談平而難入而禍福利害之說警而易從予為子若弟誨。故不禁痛切諪復言之如此。且以見余之立論。乃要諸人情世事之所必至。不但襲道學義理之成語也。

  △一戒妄念

  海鳥有信天翁者。拙而不能攫魚以食。但待食他鳥啖啄之餘。夫他鳥之啖啄者。日所餘幾何而乃待以為命。吾為信天翁懼矣。然卒不聞海上有餓死之信天翁。何也。君子曰觀此可以悟處境法焉。貴賤貧富死生。有司其權者曰天。天不可以人為也。有定其分者曰命。命不可以力競也。吾順吾天。吾安吾命。知止知足之間。自有不殆不辱之理。豈必形逐逐意營營。以與天較。與命衡。而卒無如此天與命何哉。夫實地莫負於見在懸思莫牽於將來。見在者可據之地也。未來者難知之鄉也。諸快樂之觀從實地出也諸苦惱之况。從懸思成也。衣不過被體已耳。雖目前之鶉衣縕袍。亦自若也。奚必為他年謀千金之裘。食不過充腹已耳。雖目前之簞食瓢飲。亦自樂也。奚必為他年計萬錢之奉。居不過容膝已耳。雖目前之蓬戶甕牖。亦自安也。奚必為他年籌千萬間之廈。古人有言曰。非無足財也。心不足也非無安居也。心不安也。夫有可足之財。而心不足有可安之居。而心不安。舍可據之地。而問難知之鄉。棄快樂之觀。而躭苦惱之况。知者固當如是耶。葢吾人之道德品誼。當向勝於我者思之。則希聖齊賢。而奮勵之心自起。吾人之居處服食。當向不如我者思之。則隨緣安分。而覬覦之念自消。苟非然者。不以不如人之道德品誼。為恥。而以勝於我之居處服食為羨。身在今日。心在他年。欲根不斷。愁火常煎。勢將多病易衰無益有損。吾竊歎衡命之人終不如信天之鳥也。

  △一戒恃才

  語曰美女不病不嬌。才士不狂不韻。此非君子之言也。美女何以病。怙其美而為柔怯可憐之狀。故病也。才士何以狂。逞其才而為宕軼不羈之行。故狂也。此豈貞女正人之所為。而世乃以是為詡詡哉。美女而有幽間貞靜之儀。乃以全其美也。才士而有沉潛淵默之氣。乃以成其才也。吾於世之所稱為才者。不能無議焉。夫才之實不易言也。才之名不易副也。古大賢聖。如虞之五臣周之十亂。孔子乃以才目之。而今人豈有其千百之一二耶。而何以言才耶。即曰以一才一藝論也則是如財賦如兵戎如禮樂如刑名凡人之諸乎是者皆才也而世之論才者。又不以是。葢不過以文章之一事言耳。夫持三寸管。以摛紙上之空言。亦何益於天下事。而乃以是為才且自恃耶。且其以是文章之才自恃者。又未必真有是文章之才也。為制藝者。少知屬比偶。即自負曰。吾茅歸矣。吾王瞿矣。為古文者。少知工鋪敘。即自負曰。吾韓歐矣吾秦漢矣。為近體古風者。少知媲青白。別仄平。即自負曰。吾李杜矣。吾陶謝矣。好大言。沾虛譽。此近世之通病也。吾聞之。司馬光與人不言政事而言文章。歐陽修與人不言文章而言政事。夫有其才者且不矜。而乃無是才以妄自炫耶。里婦效西施之顰。而自曰美女。鯫生學子建之步。而自曰才士。吾恐不足當旁觀者之粲然一笑也。

  △一戒挾勢

  有喻以勢之可恃者。曰爇火風上。以燒風下之草。莫之能返也。投石山巔。以擊山底之人。莫之能拒也。予即以勢之不可恃者。喻曰。仆於平壤者。不必盡折足也。若躓高山之脊。則糜矣。蹶於行潦者。不必盡濡首也。若墜大河之浤。則沒矣。嗚呼。世之名家貴冑。高爵巨官。其席祖父閥閱之勢。以及據一已赫奕之勢者。皆躡履高山之脊。而蕩舟大河之浤也。吾謂其當兢兢然廑登高臨深之懼。而以寵榮為驚。以盛滿為戒。為求無至於山之躓河之墜而罹彼糜骨沒身之禍。亦云幸矣。况乃乘順風負山之便。而遂欲甘心於一日矜已凌人。肆毛鷙之威。報睚眦之怨。以為此爇火投石之行耶。吾恐器滿則覆。碁累則傾。其以之爇人者。終以自焚也。以之投人者。終以自擊也。請以古人論。李勣曰。吾見房杜僅能立門戶。遭不肖子孫。顛覆殆盡。然則祖父閥閱之勢其可恃耶。主父偃為武帝所寵。公卿畏其口。賂遺至千金。或謂其太橫。偃不悛。後竟以事族。然則一已赫奕之勢。其可恃耶。夫祖父之勢不可恃。一已之勢不可恃。而世之人乃更有要公卿。通賓客。依城託社。援他人之勢以恐嚇陵轢其鄉里之人如所謂狐假虎威者。抑又何為哉。

  △一戒怙富

  洪範之次五福也。二曰富其次六極也。四曰貧。貧者富之反也。今必執向子富不如貧之說為言。無乃論之不近人情。而於經訓有悖耶。雖然。富亦何過。顧所以處富者何如耳。富而能散為上。能保次之。最下則怙其富。疏廣曰。富者。眾之怨也。夫彼此同閭閈。各家其家。各事其事。何嫌何疑。顧獨有怨於富者。則何耶。是有由。有無不均。多寡相耀。苟非守貧守道之君子。鮮不生一豔慕心。生一慚媿心。而且心羡其盛者。反口剌其非。恥我之不足者。遂忌人之有餘。此恒人必至之情也為富者。當此之際。苟上之不能慕卜式馬援之義。輸粟分財。以佐國家之急。以賙鄉族之艱。次又不能制節謹度。絕其僣心革其奢習。以求免於罪戾。而顧憑財賄為氣勢。虎耽狼顧。恣為兼并武斷不法之行。以陵鑠其內外親疏之人。夫如是。則眾之怨者不將更結為仇耶。揆其猖狂自恃之意。豈不曰權貴可以苞苴請也官長可以賄賂通也。罪犯可以金粟贖也。縱無禮於若。若將奈我何。嗚呼。以是而言。千金之子。不死於市。誠如陶朱公所述矣。然試問朱公殺人之中男。何以卒不赦於楚。而其兄竟以喪歸耶。

  △一戒驕傲

  予嘗讀易至謙卦而有感也。易之為卦六十有四。其吉凶悔吝錯。見於六爻者比比是也。獨謙則六爻皆吉焉。謙之時義誠大矣哉。夫知謙之吉。則反乎謙之悔吝凶可無問也。世之人昧於此義乃故存一自先自上之心而發之以不肯後人不肯下人之氣。而恣睢睥睨之態出焉。此其為類有二。一則以勢自雄。謂人既在吾後吾自宜先之人既在吾下。吾自宜上之。此所謂富貴者驕人。以尊傲卑者也。一則以才自命。謂我雖在彼後。而有所以先之者。我雖在彼下。而有所以上之者。此所謂貧賤者驕人。以卑傲尊者也。吾以為是二者皆過也。以勢自雄此非善居其勢者也。以才自命。此亦非善用其才者也。吾且不述三代以後之為驕傲敗者。而述三代以前之為驕傲敗者。今之人孰不知丹朱為不肖子耶。孰不知鯀為凶人耶。然亦知丹朱與鯀之所以為不肖子為凶人耶。堯咨若時。而放齊以朱對。咨俾乂而四岳以鯀對。是朱與鯀之在當日。必皆具有絕人之才。為眾所推許者也。然朱終以嚚訟不獲嗣位。而鯀終以方命圯族績用弗成見殛。遂得不肖子凶人之名。使後世傳之。幾不知其為何如惡劣人。然則驕傲之為害。一至是耶噫謙受益。滿招損。此不易之理也人奈何甘受其損而不自求其益也。

  △一戒殘刻

  吾讀班氏酷吏傳。於他人不為齒。而竊喟然歎惜於嚴延年也。昌邑之變。延年抗疏。謂擅廢立。無人臣禮。君子韙之。以為烈比夷齊。且考其生平亦廉正無私是延年固漢臣中之不多見者。乃以疾惡太嚴過行殺戮。竟被禍如其母氏之言。而史氏遂以之與甯成尹賞輩。同類並譏。萬世播惡聲焉。則甚矣。殘刻之行為能殺人身而敗人名也。間嘗推原其故。葢天地以生萬物為心人之仁慈好生者。順天地之心者也。故降之以福人之殘刻好殺者。逆天地之心者也。故降之以禍。以好生得生。以好殺招殺。理有固然事所必至亦何惜乎延年之身名俱喪耶。或者曰。信如是則世之為官吏者。將必出重囚翻大獄。以行所為陰德事。而因覬於駟馬三公之報耶。予曰非是之謂也。法不可以不守也。情亦不可以不原也。彼有可殺之道。而吾必生之。是謂縱有罪彼有可生之道而吾必殺之是謂賊不辜。然則賊不辜不甚於釋有罪耶。善乎歐陽氏之言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俱無憾也。此真仁人心也。然吾以為欲制殘刻之行於當官。當養仁慈之心於平日。何則屠之門無仁人豈其性固然。習使之也。古之人於無故而伐一木。殺一獸擬之曰不孝。斯葢絕其忍心之萌。而以成其不忍人之德也歟。

  △一戒放蕩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儒者猶病其言。以為觀人則可。自律則非葢聖賢之道。慎小謹微。以求寡過。雖一舉足一啟口。亦不敢輕且易。而謂何事可蕩軼於禮法之外耶。不謂世之恣縱者。匪惟小有出入。抑且大閑罔顧焉。厭為繩尺所拘。躭習夫猖狂不羈之行往往曰禮非為吾輩設也吾遊方之外也。揆其意。豈不以昔之七賢八達輩為口實耶。然亦思此七賢八達輩為何如人耶雖其中不無因世之變。有託而逃為混迹塵埃以自匿者。而要其越閑敗檢。得罪名教者固比比矣。或以廢君臣之義。或以絕母子之恩或以潰男女之防。而且詡詡然相推曰。此賢也達也因之一倡萬和。而天下之風俗由是壞。而天下之紀綱由是隳晉室敗亡之禍實出於此君子深痛其禍而究其為厲之階。謂其罪浮於桀紂。而顧可真以是為賢且達耶。或曰。晉入既不可學則必師宋人矣。清談之放。道學之迂。一問耳。放差能樂迂徒自苦。亦何必舍此取彼為。予曰。苦樂固別。福禍亦殊。禮者古所制也。法者。今所守也爾棄禮。不懼敗矩度。爾蔑法不懼罹罪辜耶。楚子將出師。入告夫人鄧曼曰。余心蕩。蔓曰。王祿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楚子果卒於師。夫蕩於心為死亡之兆則蕩於身者又當何如也。然則儒者主敬之學。固養心之道。而實保身之道也歟。

  △一戒豪華

  語云德過百人曰豪。是豪之為名。以德稱也。又云。和順積中。英華發外。是華之為義亦以德著也。洵如是。亦何惡於豪華。而為之戒哉。而不知此古人性分之謂。非今人勢分之謂也。今人所矜為豪。多在駕高車。驅駟馬。意氣揚揚自得之間。而所豔為華亦不過崇輪奐。美裘裳。以照耀於閭閻市井中已耳。此非范質所譏為縱得市童憐。還為識者鄙者耶。吾且不論此虎皮羊質。玉外珉中。見譏於有道長者。而竊為若人瞿瞿有禍福之懼焉。何以見其然也。人心好勝。天地忌盈。豪過則滅。華甚則竭。此必至之勢也。不思古人宮成缺隅。衣成缺衽之義耶。試取從來之最豪華者論富莫過於石季倫。李贊皇。季倫以人臣與貴戚鬬富。雖以天子佐助之。猶為之詘。贊皇飲食珠玉之奉。過於王者然一則為孫秀所收。一則有嶺南之竄卒不克以免其身焉豈非其暴殄之行。有干天道故耶。夫以季倫之文章贊皇之勳業。猶且至是。况在區區輩耶。諸葛武侯云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吾於其言有感。

  △一戒輕薄

  嘗讀蘇子瞻傳有云。嬉戲笑罵。皆成文章。在作傳者葢以是為之稱也而不知其一生受禍之本。正坐此何則蘇子以雄視百代之才。不能沉潛靜默。以養成其遠大之器。顧以筆墨為玩弄當時之人。摭拾其九泉蟄龍之辭。而必寘之死地安知非受其侮辱者。而假此以為報復耶。此亦不厚重之禍也。予即以是類著之。為世之輕薄子誡焉。雖輕薄之事。予亦不能覼舉而所最忌者三。一則勿以已之少。慢人之老也。無論近父近兄。禮宜尚齒即以人生百年計之。自少至老。旦暮事耳。今日紅顏之子。不即他日白頭之翁耶。况壽夭不齊。安知不老者猶存。而少者或沒耶。楊億少入禁掖。每侮其同官之老者。一人曰。老終留與君。一人曰莫與他。免為人侮楊後未艾而卒。此以少慢老輕薄之可戒者也。一則勿以已之長哂人之短也。天下事吾所知能者。不勝所不知不能者顧於人所不知不能者哂之。曷亦自反而計吾所知能者幾何耶。溫庭筠謁時相。相詢以故實。溫曰。事出南華。非僻也。冀相公燮理之暇。姑宜稽古時相薄其人而惡之。溫卒不獲一第。此以長哂短輕薄之可戒者也。一則勿以已之全笑人之缺也。大凡形體不全之人。其諱護為最重我故為玩其所不足。以中其所忌。鮮有不深激其怒者。卻克與魯衛諸臣使於齊。其形各有所缺。齊以其類為迎。且令婦人幃觀之。克大怒。誓以必報後卒有□之師。此以全笑缺輕薄之可戒者也。若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其於輕薄之行。不思過半哉。

  △一戒酗酒

  傳有曰。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吾即以酒猶兵也。不弭將自殺吾今戒若以勿崇於飲。但襲取前人之言曰。內喪若德外喪若儀云云也。若或德儀之不恤。將有迂吾言而褎然笑者吾且不為若德計若儀計。而為若性命計若當羣然舉白鯨吸自豪豈不日吾求一醉之為快也。而不知醉中之禍有不可勝言者。若之量為酒所勝。頹然而倒。不知天之高地之厚。非夢如夢。非死如死。吁危矣。迨至夢幸得覺死幸得蘇而宿醒所苦嘔心吐肝輒為作數日惡。夫吾人之身。寒暑燥濕之不克當者寧堪經此摧折耶。即若之量不為酒所勝。而不能不為酒所使。酒勝則氣麄。氣麄則膽壯。喜而狂呼大笑。已可醜也。况一有所觸。怫然而怒。非言可勸。非力可排。因而罵座行毆。杯盤之地。頓成戈矛之場。其以之得亡身喪家之慘者葢比比也。是知酒弱者禍遲。酒強者禍速。然遲速皆禍也。弱與強皆無一可者也。嗚呼。人之湎於酒者縱不恤若儀獨不恤若性命耶

  △一戒賭博

  事之有益於人者。雖古凶人之所遺。吾亦有取焉。若鯀之城桀之瓦是也。事之無益於人者雖古聖人之所遺。吾亦無取焉如堯之奕。老之樗蒱是也。夫以無益而不取。况乎其有害耶。舊事相沿新機遞創。浸假而有擲骰打葉之戲。浸假而有混江馬弔之名。且昔人以之適性情者。今人以之規財賄。而賭博之事紛出焉。予嘗曰。小人而賭博。盜之媒也。君子而賭博。貪之囮也。曷言之夫賭博以求利。斷未有能得利者。勝者什之一。負者什之九此所謂乞頭而外。無賭錢一輸之方也。乃負矣而必求一勝。再負矣而又必求一勝。再三再四之不已。卒之有負無勝。則吾貲以罄。吾債以積。而吾心益以熱。則凡苟可以得財賄者。將何所不至哉。吾故曰此盜之媒。貪之囮也而世之人或有甚吾言者曰吾輩之為此也。雖不無金錢之注。然豈真以規財賄耶。不過為適性情故耳。縱百萬一擲。曾無芥蒂於胸中。而乃一以為盜媒。一以為貪囮。且君子與小人同譏耶。而不知更不然事不可以或廢也時不可以或失也。孔子之賢博奕。所以甚言不用心之不可耳。豈真以為賢耶。以可用之心。而用之不可用之物則誤用之心。與不用正相等。况身列士大夫之林。而可為此牧豎小人之事耶。而且心術以此壞焉。何也覬覦之念一動。則必弄機關。而且體貌以此褻焉。何也。計較之心太明。則必起爭競。而且身命以此輕焉。何也。勝負之情正切。則必忘飲食。廢寢眠。以是而言。非所謂不徒無益而又害之者耶。夫不為其有益而無害者而為其無益而有害者。適足以見其人之愚。而自貽伊戚也噫

  △一戒宿娼

  世之蕩軼子。出入於狎邪青樓中。而以風流自命。或有繩尺之士過而譏之。彼且曰。吾不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自覺賢於尾生相如遠矣。尋常以金錢買歌笑。於陰騭何損。於名教何傷。而乃過為律耶子曰。是大不然。夫語以可否而不悟者。語以利害未有不悟者也。若亦知夫倚門跕屣者之為何如人耶。凡人之大無恥者。必其大無情者也。彼以一人身為千萬人傳妻之身朝送秦人。暮迎越客其以前日陪歡於人者。今日陪歡於我。即知其以今日結愛於我者。異日更結愛於人也。彼為假情之娛。我為真情之認。我作有情之癡。彼作無情之黠吁。亦愚矣。况且以是蕩吾貲。敗吾名。禍吾身。夫人之擁有厚貲者。豈無自而來。是非祖父積累之所貽必吾身筋力之所致也而顧蕩諸有情無情之場是何異取篋中金而擲之於水耶。且使為此狂夫浪子之行。而無貽辱於父母也。無貽譏於鄉黨也。或無害。有此行乃父母惡之矣。鄉黨賤之矣。亦何苦而出於此耶。更慮者。鉛華香膩之地。實垢污凝漬之鄉也。中其穢濁。即成惡疾。已成惡疾便為廢人。斧斤酖毒之禍。未必烈如此。人生實難。而顧可自促其死哉嗟乎人之出入於狹邪青樓中者。聞吾言。亦可以猛然省矣。

  ○羈所改作章程

  卷十六之二

  羈所又名班房。又名保歇。本有官辦舊章。惟日久弊生。動關性命當事者習見習聞。不以為意。而不知其中之含冤負屈吞聲泉下者多矣。設身處地一刻難安。一轉移間。造福無量。述羈所改作章程。

  羈所宜改活板說

  附羈所流弊四則

  禁私押牓示(丁中丞通飭札)

  △羈所宜改活板說

  凡羈所人犯。往往甫經報病。即已不治。推其得病之由。多因所睡地板之下。潮濕積穢。日漸薰蒸所致。犯人羈候日久。氣必衰弱。處此積穢之地。人易生病。病易速死。理固然也。更有板片俱無。犯人即睡在泥地上。尤易生病查粵東州縣簡缺之羈所。每年死者已不乏人。繁缺則不可勝數矣。慈祥官府。目擊情狀。能不動心。特經理未得其方耳。厯觀各處羈所。俱係釘實呆板。下面不能打掃通氣。犯人在板上晝夜坐臥。或病時便溺或病斃後將板洗刷。穢水洗下。日積月累。其板下塵灰堆積。污穢之氣。已不堪聞。雖曰在板面打掃潔淨。焚燒蒼朮諸香。亦無益也。至於春夏以及交秋。時而潮濕。時而悶熱。氣候不定。因此傳染疫症有之。且押候之犯。其中或受刑不輕。或米飯不繼。憂懼焦思。尤易生病。處積穢之地。受鬱蒸之氣。其生病速死之由。大率類此。况犯人終日坐臥板上。亦易得腳腫之病。是以病故之犯。多面黃腳腫。亦未始非地板鋪滿腳不得舒之故也。窃思人命最重。既非命盜大案。果能時常清釐。訊結開釋。不致久押。固為上策。奈其中有刁徒妄控。或訟棍挑唆。非一訊所能結。必須傳齊証佐。始??兄定案。至賊案之誣扳牽連。更不能免。於是押候之犯。遲之又久。既不犯死罪而並可無枷杖之罪者。亦復不少。乃因羈所污穢。竟至病斃於此。實堪慘傷。凡羈所地板釘呆者。必須改作大塊活板所費無多。而保全人命不少。茲特將改作章程附後。

  一先將舊時穢泥挑去一層。另換新土。上而鋪□青磚一層。後用木椿釘實。做成橫架於上。上鋪床板三塊。每塊寬約二尺零。以橫可睡人為度。離地高一尺許。一室之內。三面鑲成大塊床板。中留空地。犯人坐則可以垂足。起則可以行走。如是半

  一間有犯人患病。竟至病故。其便溺穢臭之氣。床板巳係活動。儘可將活板取出外間洗淨。再行搬進。仍舊鋪好可也。

  一如房屋十分窄小。約看地方開窗通氣。雖不能中留空地。亦可改用活板。或房屋低矮。離地五六寸均可。惟須飭令看役。於三二日內將板取起。打掃一次。務要潔凈。或留空一邊亦可。

  一設有穢氣未除。須多備艾繩或蒼朮。時時焚薰。庶可驅邪辟穢。責成看役照顧。

  道光十二年。有人在海康縣行之。一年後。據看役云。往年病斃者頗多。自改此活板。今歲病斃不能保者一人而巳。電白縣於十九年行起。至二十六年。厯數年之久。亦僅病斃不能取保者十人。至死生有命之說。有富貴壽考之人。或大惡人。方可言命。其他芸芸之眾。乃世間可有可無之人。即其命亦是可生可死之命。援之則生。置之則死。於是亦可見矣。凡公門中可行方便之事。不一而足。特患人不肯行耳。即此羈所改活板一節。洵為良法。一日改。則行之百年為補救之方。一處行。則推之各處。皆可取法果如是。所以保全人命實難以數計。上天有好生之德。為民上者豈有不樂善行仁。忍其死而不救之理。是皆職司其事未得其方。所謂欲救無術。行之不力。習焉不察之故耳。願亟為改作幸甚。

  △附羈所流弊四則

  凡羈所看役所報病呈。一二日內即死者。務將看役責處。方不致漫不經心。倘該役早數日稟報。即可早數日撥醫調治。 係病重。即可交保領去。然此為實心任事者而言。每見看役稟報。幕中照稟一批。撥醫調治四字而巳。再稟病重。不過批多加緊二字。均屬紙上空談。全無實濟。並無醫藥。安得不死。

  羈所人犯。本無不准薙髮之例。每見各處多蓬首長髮。宜令每月薙頭一次。天熱則月薙頭兩次。是亦免除患病之法。惟每屆薙頭時。須經管羈所之人。親自督同看役查明。薙髮者只准帶進薙刀一把。此亦格外謹慎之道。

  犯人初進羈所。看役必以三數日後。無人顧送。始敢稟請發給口粮。但犯人初到訊問。或巳受刑。或遠來數十里。其人已困乏痛苦。再受飢餓。數日後始給口粮。其因此受病者有之。應以初到之人犯。查無口粮。隨即酌發。俟有人顧送。再行住給。其間或本有人顧送。初到時有不敢送與不及送者。須隨時酌量給之。冬間賞給棉衣。 【 宜早數日勿待及冷之時】 夜間僅能蓋及上身。諺云。病從腳根起人腳不煖不睡因此凍而生病。斃者亦復不少。宜賞舊棉絮數張。二項所費無多。而濟人不少。保全人命。全在口粮。棉衣最為緊要。各處間有署內煮粥給食。最為便當。經管之人。須隨時留心。添人增粥。切不可人多粥□。以致餓斃。若不隨時留心。雖係無心作孽。孽正不小。□派管羈所。尤須老成人。分給門上月賬股子。庶不致為家計衣食所迫。致生他念。

  且羈所賊犯。最易久押。以為賊犯不甚緊要。多漫置之。即病故亦視為尋常之事。但此中冤屈者不可勝數。緣賊犯仇扳誣供。捕役亦藉此多弄差錢。 【 俗語所云開花是也】 其中係小鄉村無紳耆可保者居多。及至到案。賊口硬證以至受刑久押不知凡幾。因而押斃者亦復不少。最為可憫。蓋賊案之供。難以取信。實有所見。前嘉慶二十三年。王少溪明府任西甯時。衣箱內裝滿貴重皮衣。并儲有千金。僅失去箱內當中所放衣服四件。共指為家內人所偷。萬無疑議。及破案。乃在羅定州售賍時查出。係積匪猾賊軍犯某所偷又道光六年。羅後軒明府任新安時。倉內住有裁縫某被竊。獲到行跡可疑者二人。因此訉供竟供認入室行竊。情形如繪。即立正其罪。似無冤枉之理。後來破案。乃遠在省城丹桂里窩藏之為陳亞六所偷。此二案所親見者如此。其民間誣扳。捕役混拏之賊。可遽信乎。遇初犯賍輕之賊。及情有可原之人。或被久羈者。隨時從寬保釋。是亦仁人之用心也。又武營所拏之賊尤不可信。沿海地方營弁。一有拏獲。無論虛實。即行冐昧通稟 各大憲。但此等並不緊要。儘可由縣訉明虛實。隨時分別取保究辦。奉到 大憲文行據實稟覆。並無駁詰。厯辦有成案可據。

  各屬羈所間有設立腳閘者。曾經於電白海康二處撤除。其腳閘孔眼巳經腳汗漬透油滑。摜之於地。臭蟲如蟻。不知若干人受此苦矣。竊計人犯上此腳閘。坐起不能。兩足伸縮不能。其受苦情形實為可憐。况所上之人。果係應得軍流徒者。尚為罪所應得。有此腳閘。恐無枷杖之罪者亦所不免。其弊不可勝言。即如道光初年平遠縣火燒羈所。燒斃人犯十數名。官發軍臺。即係腳閘開除不及所致。但從前撤去電白海康兩處羈所腳閘。看管之人大以為不便出言阻撓。謂要犯無此腳閘。一有疏虞。大為干係云云。當曉以現今羈所即班館之更名。嘉慶年間。百中丞奏參南番兩首縣班館押斃多命。均獲重譴。嗣後各州縣年終具結。並無私設班館。是羈所尚係從權私設。而烏可用獄中腳閘之刑具耶。若謂要犯無此腳閘。恐致疏虞。可打如各州縣解犯人船上所用鐵腳盤三兩個。並腳鐐五六副。遇有要犯上之。即可無慮疏虞。此物可以起坐。不致如腳閘起坐不能之苦也。

  △禁私押牓示(丁中丞通飭札)

  為奉文曉示以杜私押事。照得本縣審理案件。隨到隨審。隨審隨結。惟案內設有訉供未確。或証佐未齊。不得不管押待質。無如差役舞弊不一。或提到而匿不稟明。或訊釋而私押索費。甚至以扭交指交為名原告串差私自管押。隨後具稟。以為欺懦之計。此等弊竇。相習成風。茲本縣奉札嚴禁。合行牌示。為此示仰諸色人等知悉。此後管押人証。本縣當堂交保開釋。必親自註明日期。該差不得私行收押。如有示內無名。及已經交保開釋者。該差或仍行私押。准該家屬指明喊稟。以便查究。特示。

  詞訟項下    捕役項下

  某某某某      某某某某

  同治六年九月        日示

  此事近□第一善政懲儆刁風。保全良懦。造福實為無量。洵可推行照辦。

  ○不費錢功德條例 【 熊勉麾先生定】

  卷十六之三

  佛氏以出錢作福為財施功德。為六波羅蜜之一。誠助道因緣也。然有錢者固以出錢為功德。而無錢者則出心出力。隨在可以種福。即隨在可以立功。惟在有心人處處留心耳。述不費錢功德條例。

  官長

  將帥

  鄉紳

  士人

  農家

  百工

  商賈

  醫家

  公門

  婦女

  僧道

  兵丁

  僕婢

  大眾

  △官長 【 能信心積累必世為官長】

  訓勵風俗 勸課農桑 酌立義學 重懲賭博 嚴處盜賊 矜原錯誤 保全善類 打掃監舖 軫血獄囚 誣告必嚴 【 清訟原也】  唆訟必懲 【 息訟□也】  不輕發脾發 不株累親鄰 不輕拘婦女 不輕羇監鋪 不妄逞已私 不阿狥公舉 不徧聽左右 不多帶役從下鄉 不濫用重刑 【 加□棍之類非凶犯強盜弗輕用】  不斷離婚姻 不折散骨肉 不輕辱斯文 考試不徇情 錢糧設法催徵 【 勿徒鞭朴】  水旱早報災傷 飢荒設法賑濟 盜賊細心盤問 呈訴即時批發 訟案速為審結 買辦現銀足價 嚴禁衙役詐騙 嚴禁勢豪欺壓 嚴禁私宰耕牛 不枉法壞人功名 盛寒災暑不輕責 隨行遠路不輕責 老幼病癈不輕責 婚娶凶喪不輕責 不以有害地方事逢迎上官 不作驚駭耳目事沽買名譽 事不可行者雖嚴檄必極力挽回 情有可原者雖成案必加意矜恤 有驛站憐恤馬匹 有水道大興水利 寬一分民受一分之賜 省一事民省一事之擾 民生大利人害在外大臣題請在內各衙門啟奏常有一言一事數百萬生靈受其福

  △將帥 【能信心積累必開族昌後 】

  不激邊釁 不縱兵丁生事擾民 不殺己降 【 能善招降又不受其欺功德最大】 不從險策以害生靈 不屠城 不毀墓 不濫殺脅從 不殺良邀功 不匿戰士功績 不剋減軍糧 不淫掠婦女 不燬穢書籍 不牧馬學宮神廟 不因一時喜怒輕為進退 體恤士卒飢寒勞苦

  △鄉紳 【 能信心積累必奕世簪纓】

  倡率義舉 正已化俗 獎勵後學 扶持風化 嚴禁子姪倚勢淩人 嚴禁僕從倚勢生事 有利地方事盡心告白官長 有害地方事極力挽回上官 民閒冤抑公行表白 鄉里結釁公道紛解 不說昧心人情 不以喜怒作威福 不強買人產業 不苛刻細丁 不傲慢貧賤宗親 表揚節孝 保護善良 主持公論 戒人忤逆 止演淫戲 勸人重義輕利 抑強扶弱 不壓良為賤 奴婢婚配及時

  △士人 【 能信心積累必金榜題名不於其身必於其子孫】

  以名節立身 以忠孝訓俗 敬奉聖賢典籍 盡心啟發生徒 不犯色戒 【 文人犯此必有縱才必不發且損壽】 敬惜字帋 謹脩言行 誨門人文行並重 無故不曠課 不鄙薄人為不屑教 不談人閨閫 不發人陰私 不書寫詞狀 不作昧心干證 不恃衣頂呈人 不恃負才高輕慢同學 不作淫詞豔曲 不廢散人書籍 遇上智講性理學 見愚人說因果書 勸止人不孝 不睦諸事 引導人敬宗睦族 編緝利濟為善書 傳人保益身命事

  △農家 【 能信心積累必家業豐隆】

  不賤棄五穀 不耕佔無主墳墓 不盜斫墳上蔭樹 不侵奪鄰田疆界 不私壞要道津梁 不掘斷墳墓龍脉 不阻塞水道 糞田不害物命 完租穀不著水和糠 不縱六畜踐人禾苗 禽畜誤食禾苗不輕擊戳 不做工懈怠荒人田畝 不以酒飯不厚工錢短少做假生活 愛惜他人車具 犁車牛路不圖超近踐人田禾 不於戊日犁鋤田上澆灌穢糞污觸地祗 【 田家耕作最忌戊日抱朴子曰燕於戊日不啣士】 隨處填修墳墓穴洞并坍塌者 【 此事工德最大泉下人必默佑之】

  △百工 【 能信心積累必生計繁多】

  制器必堅實 造作不苟且草率 不妄廢人材料 不因主人酒食淡薄生壞念 不躭延捱功 不作不吉利語 不行魘魅法 不傳播主東家常隱微 不攛哄人興造 不造磽薄假物 不輕毀成物 愛惜襯用物件

  △商賈 【 能信心積累必貨充財溢】

  不販賣假貨 【 藥材尤忌】  不高擡市價  討價不欺哄鄉愚童叟 出入不用輕重戥秤大小升斗 不設計謀奪生意 不忌人生意茂盛遂生讒毀 凡病人所需貨物不掯勒高價 夜深買物急需者勿以寒冷不應 典鋪能讓利息 贖當少虧無補或年月久長諒情讓利勿使不成致恨沒絕 貧人買夏帳棉衣棉被等哀憐讓價勿使不成 不齊行勒重價 交易公平正直 【 藥舖最關功過人已不幸而市藥豈可擡價虛誑尤失公平】

  △醫家 【 能信心積累造福無窮每見有及身富而子孫貴顯者】

  體認脈理 【 不粗心輕率】  精研藥性 【 用必得宜】  詳問病証 施效驗良方 【 藥救治尤大】  醫婦人須遠嫌疑 不乘重病險瘡勒厚謝 不妄驚病家 不因錢少遲滯其往 不因風雨寒暑不遠赴 不因宴會嬉遊托辭不往 不用霸道藥速效不用緩藥遲愈取利 【 外科尤多此事孽報最深若用假藥騙人造孽最重】  不輕投金石攻刦劑 不用墮胎藥 不傳淫方媚藥 不因錯認病症 委曲回護 不互相訕謗令病家惶惑 認病不真實必令邀醫會議 可以步行不必舟輿費人錢財

  △公門 【 書吏衙差之類能信心積累定有貴人提擕子孫榮顯】

  隨事方便解和不唆人結訟 不指撥官長生事 不捺案 不生枝節提人伺候 【 一夫到案合戶不安】  不唆盜賊扳讎家 不乘危索騙 不受鬻兒賣女錢 不倚官勢淩人 不誣詐良民 不逼病人婦女到官 稿案字眼不改輕為重 人罪不下死煞字語 不因無錢聚杖一處及杖人腿灣 不私拷賊匪 不妄拿窩家 不苛虐獄囚 牌籤票稿勿濫填姓名株累良民富戶 批回速請發 解審速請審 水旱請官早報災傷 設法賑濟 【 勿侵賑濟】  多送正風俗興利除弊告示 學書門斗 聖殿及各處 時當洒掃潔淨 有壞則請修理 常勸舉節孝德行 不輕傳劣迹惡款

  △婦女 【 能信心積累自身福壽子貴夫榮】

  孝敬翁姑 和睦妯娌 凡事勸解丈夫勿欺勿慢 無子及子遲不妬夫置妾 不淩虐婢妾 不淩虐妾生子女 前妻子女一體看待 不暴殄衣飾 不賣使俏乖 不毒口咒罵 不言人私情 不妒伯叔有 不笑妯娌無 不信邪巫 不人寺燒香看戲 公姑丈夫前不般唆是非 不倚母家勢傲夫家 不恃父母愛欺兄嫂 不恕女苛媳 潔淨廚竈 愛惜物命 穢物穢器勿暴露日下 【 露廁尤忌】  恤奴婢勞苦足其衣食 【 並禁子女凌虐】  嫁婢及時 妾庶不恃寵欺正挑唆讒毀

  △僧道 【 能信心積累必往極樂世界轉生為富貴之人】

  嚴持戒律 謹守清規 虔禮神明 參悟經懺 勿生貪嗔 勿發穢言 不窺婦女 不飲酒賭博 不浪費施主銀錢 不苟簡神前香燭 神案整齊潔淨不以器物置其內 代人懺悔祈禱必齋戒虔誠 不假托募化 不妒忌同類 行一切方便事 【 如募修壞橋窪路掩埋無主枯骨留養過路病人等類】

  △兵丁 【 能信心積累必履險如夷出身受職】

  無事習武藝 有事勿退避 為地方廵緝奸匪 遇水火竊盜爭先捕救 出師不妄殺平民 不淫人妻女 不搶擄財帛 不拆毀牆屋 【 及燬人宗□木主】  不放馬踐踏禾 不斫伐墳樹 不勒買貨物 不誣良為盜

  △僕婢 【 能信心積累必立業成家】

  不背主向客 不誤主委任 不倚勢生事 不傲慢主人親友 不傳說主人隱事 不以主人年幼肆欺誘貧懦生玩侮 不搬弄是非致主人眷屬不和 不背地咒罵主人不侵柴米錢物器用

  △大眾 【 各種人俱在內故曰大眾能信心積累必各得福報】

  敬畏天地 恭敬神祗 孝養父母 友敬兄弟 睦族恤貧 矜孤憐寡 完人女節 和人骨肉 息人爭訟 雪人冤抑 傳說良方 贊成好事 禁戒宰殺 救護物命 珍重五穀 敬惜字紙 凡事吃虧 到處忍耐 化人不賭錢 醒人當局迷 有當救者勉力必救 可從寬者勉力必寬 當欲可染不染 不助人為非 不忘恩念怨 所欲必推 所惡勿施 勿以善小不為 勿以惡小為之 【 此二句賅括一部功過格之全】

  ○良法附纂 【 隨便種福】

  卷十六之四

  佈施二字。釋氏謂之慈悲吾儒謂之仁愛如來捨身喂虎。割肉喂鷹。聖人一夫不獲時予之辜。吾輩能乎不能乎。惟隨便佈施一法簡而易行。蓋饑寒人所最苦。而今之沿門乞化者。非為此乎每有見其來者。除不憐念。而反斥逐之。甚且辱罵之。傷哉。所求幾何而遭此狼籍耶。余勸仁人長者。或米或食或銀或錢。無論多寡。隨便與之。即合勺亦能濟其饑毫釐亦能周其急。或當食飯飲酒之時。乞者望之。不知何如香美。不妨出其殘羹餘瀝以充彼之寢消彼之饞。至於行路之間有病者瞽者幼稚可矜。衰老可憐者。則量我囊中之多寡。為佈施之厚薄。此法甚簡便。在我不為大費彼己十分歡喜。即是慈悲之本。仁愛之端成佛作祖之根基。為先聖賢之道路也。若以為小惠不足為是直世俗庸愚之見。種福於冥冥中。盍勉而行之。

  買物惠貧議

  歲歲濟瞽議

  設瞽相所

  資送留養難民事宜

  置義田說

  債項不宜捐為堂費說

  各鄉送診施藥說

  每冬棲恤老病無依說

  以公項行義說

  積財濟貧說

  遇壽誕放生說

  婦女積功德說

  敬節會紀畧

  育嬰社說

  梁敬叔勸戒近錄記浦城蜜浸

  蘇郡洗心局章程

  保送條約

  局規

  號規

  △買物惠貧議

  買賣貿易皆是各人生活之計。在門店之家。因有貲本。坐而樂利。不必言矣。惟是本少貧人。設措微貲肩挑步擔。遍厯街坊忍餓奔馳求活家口。最為苦楚。予昔日會撰現在功德一篇。備悉苦情刊印遍貼。諒世人已知之矣今議約列後。

  一凡挑擔行賣之物。如日用薪米菜蔬瓜果布帛零星食用諸物但向担上買用。不可又向店鋪中買。在我一樣出錢而貧人自沾我之餘惠矣。

  一凡歲暮。或時節前以及初寒酷。久旱赤雨尤須存濟貧之念凡可久存之物此時不妨多買昔人於荒年多興工作。小則起造房屋。大則開河築堤。修橋補路。皆隨寓濟貧之義。

  一凡向小本人買貨物。必須紋銀高戥。暗中要令貧人少有沾潤若存心刻削。則大失本意矣。

  一午後或帶僕人或著子姪。在於離家稍遠之處。忽東忽西莫有定向。見有餘剩薪蔬等物與價略高。買堆存用。若在自家門前買慣倘人探知予意。未免羣聚呌喊。爭論混鬧反致氣惱。

  一買物若見衰老幼穉以及殘病者尤厚待

  一買存用物之外如瓜蔬菠莧菁芹等菜倘天熱不能久貯兼之家中日用多剩。豈不可惜。壞爛即送寺庵。以供僧眾。或與養濟以散窮丐又加施惠矣。

  一挑腳漢。車夫轎夫。因無貲本。只靠扁担氣力掙養家口。肩上嘗挑重担。若遇夏天暑熱。流汗成漿。比於賣菜物人。尤為苦楚。其腳價戥色。不可不厚。與令眾歡感。凡有呼喚爭來挑運。豈不快哉。

  △歲歲濟瞽議

  瞽目之人。終日如在黑暗地獄中作活。天日不見。行止不便。父母妻子只聞聲而不見其面。乃世間最苦楚可憐者。若再加饑寒貧病。更加難堪。予欲於每年臘月。每瞽人各贈銀二錢以度歲暮。聊濟萬一。奈予一介寒士。家無餘資。今倡首捐出銀十兩。因約同志好友二十餘人。各隨意喜助銀幾兩。共有百餘金。成此善舉。但此不過予一己寒士微念若各州縣富厚善信。俱倣此意。由瞽而至癱殘貧病。功德不可勝紀矣。 【 特錄事條如左】

  一設局城內寺院。每年定於十二月二十日。預於十日前。請雜職官示曉。遍粘各門。並鄉井。至期早晨齊集。己時給散。後來及非□瞽者不與。

  一各善信出銀。不拘幾兩幾錢。竟自各包。每封二錢。統交為首者彙存。不必又加另封至期公同給散。

  一凡有瞽而兼老病者。尤須先散。其瞽而少壯者。不妨遲後一刻

  一本日為首三四人。各多帶銀兩許。恐一時瞽多。即可補給。若瞽少銀多則封存交誠實人以積異時之用。

  △設瞽相所

  古者。瞽必有相。俾免失所也。凡瞽而有藝。能自食其力者。固可自覓其相。即零丁孤苦。亦有恤孤局收。而教其資生之業。惟幼小及衰老無家可歸。無人可依。無能自謀之人。少則多由父母不育而棄於道路。老則總由饔飧難給。而流於乞丐。揆諸無告。惟此為尤。其無告之人。有目猶可。向人乞食。此則乞援無路。行止皆艱。縱有衣食。苦不得見天日。有衣不能自澣。有食不能自煮。至無衣無食。零丁孤苦。衰病糾纏。復何以為生哉。夫蟲蟻至微。莫不貪生。彼亦人類。能不矜全。此瞽相之由勸設也。彼老而入養濟院者。自毌庸議。即少而有父母力能養育。及隨親屬之乞討者。亦不必收。惟但遇實係無依無倚之人。無論老少。設一大院落。或租賃一大廟。收入其中。每五人老少共住一房。五房共雇倩一有目之人照料。飲食起居。量力定限。額滿停收。遇缺補入。其飲食每日兩粥。粥聽其飽。十日一飯。飯兩頓。與粥同。其少者。約逾十歲。延請能算命之人。教以自謀之資。一能自謀。則提歸另院。雖照料如常。而不復給粥。或遇雨雪不能出營。間一給之。倘其中有不安本分者。無論老少。及另住者。立即驅出。至少女中有已同有目婚配者。即有所歸。亦不收。其無歸者。應同老婦一視同仁。而別其居曰瞽婦院。另倩有目之老媼照料之。此項費用。大約以百名而計。每年需數百千文。五十名半則之。如不能常行。而行於殘冬。以一二月為率。則雖一二百名之多。亦不過花費錢一二百串。有人能為之倡。每人但出錢三五千文。約三四十人。合力舉行。則事可濟。而無目者一冬可免呼號。且人數之多寡不定。而施惠之大小不拘。此即擔粥之變法。能更推於眾丐。其惠尤廣。好義之士。諒有同心。願亟起行之

  △資送留養難民事宜

  資送留養。誠為救荒要法。資送者。係散其強壯。以免聚集滋事。留養者。係留其老弱殘疾。無家可歸之人。資送本移民就粟之意。按站給錢遞送。隨到隨行。令其回籍復業。至留養必擇城外廠寺院。與之棲止。按日發給口糧。不准進城滋擾。其有男女同行。詢明實係一家。准其同住。餘悉別居。不許混雜。水退時。仍令回籍領賑。此江南奏定章程。行之有效者。但資送雖與留養並行。究竟留養多於資送。且資送即在留養之中。當其分派大小縣。留養之時先須資送至留養處。迨留養後。又須資送其歸。惟遇實在年力強壯者。本籍無可棲止。或別處有親故可依。及願往各處傭趁者。專行輾轉資送。而不停留耳。其事雖屬官理。其費多係集捐。並有認名留養。按日留養者是此法民閒好義者亦可行。最苦莫如疾病老弱。若能專設收恤所。給以醫藥。飼以糜粥。則於周濟之道。尤為周匝矣。○賑錢固便。但倉卒被水之人。鍋灶俱無。或值冬時。及零丁者。又莫如粥便。惟廠須多設。並宜兼行擔粥。廠多則人易分領。擔粥則尤便于人。如設一廠。令其就近飢民。分男女列坐於道。而以擔粥送其坐處。按人給食。食畢聽散。庶免擁擠之患。而同時開廠亦無重領之弊。且疾病老弱之有家者。亦可就飼。法有六急。病者急。饘粥是也。如慮米石不敷兼可用麵。亦係江南奏定章程。但須臨時權量其價耳。常州有粥店法。減價出售。荒年先查戶口。豐年不查戶口。專售貧者。每以冬為期。亦可仿行。

  △置義田說

  義舉而能積貲。自應權其子母。或以置產為永計。調置產莫如置屋。以屋利既厚。且可每月收租就用。不似田租必待收成。且有水早之憂。累糧之慮。迫和之難。眾口一詞。此但就目前而論。似也。但田之高下水旱誠不能免。其利微。佃亦多抗。是以人皆苦之。語云。十年高低一般收。然良莠固有不齊。而政令要自可制。如學田囚田有官法治之。則抗者亦不敢終抗。今置義田。自須經公。經公則同學田囚田。無佃抗之慮。至於錢糧。大災自有蠲緩。其偶爾歉薄。亦不過租利微薄。以豐歉併計。總有幾厘之利。即數百年。亦不過如此。若置屋。其利雖倍。平時有拾掃之費。有關空之虞。亦未必竟無欠租者。年代愈久。脩理愈費。其所獲厚利。巳要折算。設遇坍倒另造。又須大費。若費不足。僅存白地。其租何出。是欲保其數百年如一。日恐不能也。即幸而保至數百年。其屋亦朽腐不堪矣。何如田之縱經水旱。尚有可挽之法。仍可受耕。且平日既不須脩理。既逾數百年。亦未必便改滄桑。是田永於屋。而其利牽算如一。未可但就目前。謂置田不如置屋。要知屋租。不若田租之久也。國家正供在田。而雜稅在屋。稅無定。而供無或缺。非重計系於田乎。惟救急需。或先計屋租亦可。故余舊有論田屋兼置。而以屋為先。並多置屋。而少置田。蓋為目前權宜起見。非久計也。總而言之。田惟慮其失利。屋且防其失木。古人義田祭田。皆是田。而非屋。其深思遠慮。當可想見。抑余更有感焉。義舉無論田屋。惟在人之義長。義如不長。雖有田屋。或不能管理。或支銷不當。流弊叢生。轉滋咎戾。亦如富家子弟。轉受有財之累。是又不獨慎於置產之先。更當思善其後也。是為說。

  △債項不宜捐為堂費說

  凡邑里設堂。興諸善舉。固必待眾力以擎。力有厚薄。量力樂助。胥宜出於至誠。方有裨於善行。至於債項。儘可自行討取。何必捐堂。盖或因欠戶消乏。無力償還或因事遠年淹。索之不償。慮鳴官而不究。遂以助善為名。冀假義行為洩忿地。善堂司事不察。往往墮其術中。轉致善堂受擾累之名。常郡紳土有鑒於此。遇以債項作捐項者。槩郤不受。並請示嚴禁。經前撫林文忠公札飭。凡有善堂捐欵。總須現錢交堂。不得以遠年爛債混捐取巧等語有案可稽。竊思善須根心。行可量力。善念一動。即便勇為稍一遲回。即惜財矣。倘以難索之債。而居市義之名。是作偽也。根心行善者。當不出此。古有焚券市義者。倘效法行之。即大善也。是為說。

  △各鄉送診施藥說

  世之最苦者。莫如貧病。而貧病又莫如鄉村之苦為甚。緣鄉人艱於財。而儉於用。即有病亦未肯遽就醫。且知醫者鮮。即有稍涉醫道者。亦在集塲。其離集塲較遠之家。欲就醫憚於行。欲請醫更乏費是以窮鄉非病至沉重。不作延醫之想。迨醫至而病已無可救藥若欲易醫。尤為難得。而且集塲藥店藥多不全。非桃僵李代。即霉爛不堪。方既不對其症。藥又不能道地精製。縱延醫較早。亦無濟於事。况以沉疴而欲冀其一劑。即奏奇功。豈可得乎。雖人命在天。而補救究在人事。似此豈可謂人事已盡乎。苟思及此。能無惻然宜於天災流行之時。請倩醫士。隨帶咀片。沿鄉送診送藥並約畧擕帶引藥之物。不必設廠。廠費既繁。且與集塲之開藥店。掛醫牌。無甚區別。縱醫藥俱全。而不取利。究不能恤其路遠。及零丁病臥之人。可仿古藥箱之法。遇病即診。診後即照方給藥。醫一家。再至一家。行一村。更至一村。臨去時告以所住之處。俾可尋訪。設遇重病。暫留一二日。或轉至其地。病人多處。添醫辦理。且可互相斟酌。其方期於盡善。惟心雖期於普濟。而總以救得一人。是一人功德。醫無回生之術。而宜存割股之心。以仁心行仁政。乃不負送診送藥之本意。醫士及隨人盤纏。自應酌帶。或遇次貧之家。一宿一餐。固不為擾。但總不可貪哺啜。而尤不可分文受謝。致滋弊端。此事在天災疫癘之時。最宜行之。即平時每月赴鄉查探一二次。亦方便事。城中雖不乏貧病。但只艱於乞藥。尚不艱於求醫。故敢以鄉村為勸。凡為醫為業者。能於貧戶不計謝金。且早到無誤。或以經驗便方刊布。亦陰德也。

  △每冬棲恤老病無依說

  乞丐之強悍者可惡。而衰老庸懦者亦可矜。在各舖戶固有零給。而究難以區別。緣其中衰老殘廢及患病之人。有尚能行乞者。亦有未能行乞者。大抵不慣求乞。或外來初到。並乏止宿之處。而丐頭之所喝止者。多屬不慣求乞。及外來之輩。如積憤乞丐之人。則仍聽之。且分其餘。似此同一乞丐。豈不有能乞不能乞之別乎。乞且不能。何以聊生。是不得不設法矜恤也。其法何如。擬每冬於城外空曠處。撘盖席屋數間。厚置草薦。倩一二人。或地保甲頭。令其掌管。專宿無依老病之丐。不許強者攙人。如一家中。有壯丁者。即令其自為之所。不容冐濫。而留者仍別其男女焉。但止聲稱安其居。而不給食。一俟風雪之時。查看情形。酌量人數。或錢或米。或擔粥。不拘多寡。不定時日。不露姓名。間一度之。惟須說明。逾年即止。年終令掌管人撤還。留為下屆之用。或借空廟為之。更屬簡易。此亦恤其老病之一端。如有關係流落之人。或酌助回里。亦方便事。若謂事涉張揚。恐多滋擾。要知不給食。止給住處。雖張揚何慮。况聚集莫非老弱。亦不致於滋事。縱人多而施與無定。且以年終為限。即使久佔。亦不過一席屋空廟。無姓氏可尋。有何遺累哉。又或疑此初行固善。若年年踵行。恐不免流弊。竊謂施與無定。稽察必周。則雖年年行之。何害。但須各舖戶分潤。乃能於事有濟耳。謹錄於此。以俟采擇云。

  △以公項行義說

  善堂多矣。義舉繁矣。倡為者。即出已資。而不能不憂其匱。况力有不濟。事期經久。勢不能不勸捐以助。所勸雖不拘何人。而出資莫先於鄉黨。但以一戶之捐。而為數堂之用。捐力既分。用猶不足縱其中有大願力。亦不能兼行各堂之善。欲其眾善奉行又安得有點金之術。而源源不絕乎。惟念善堂辦公之事也。以公濟公。莫如取諸公項。公項云何。買賣田屋之中用是也。每社每年。總有田屋交易。交易總有中用。向來有提為公用者。亦有各業戶公分者。若以此項中用。或分其半。或分十之三四。均交各堂。以為義舉之助。以公辦公。惠而不費。何人不願耶。或曰。向來提作公用有為脩街等事者。有為各業分受者。相沿已久。孰肯捐堂。是固然也。但非全改其例。只勸酌量分捐。其中豈無好義而願獨捐之人乎。况脩街事。即可交堂辦理。此次用中不敷。堂亦可凑。而下次收歸亦屬甚便。至各業分用。其錢無多。且有業者。方有捐堂之費。又豈惜此戔戔而不肯助作功德来。第須各社公議一老成人領之一社行。而各社從風。總在乎倡首者之善為說法耳。

  △積財濟貧說

  語云。積財、莫如積德。是已。然亦有以財行其德者。是財亦不可不積。惟積之匪易。既積又恐因他事移用。則積與不積同耳。蓋遇欲行之善。而囊無餘資。恐將錯過善緣。且恐一轉念。即惜其財。則善終不得行。因循延擱。竟成虛願。人情大抵皆同。事後悔生。豈不可惜。因想一法。甚屬簡便。人皆可行。無論貧富之家。每日總有常用之錢。但設一筒。無論多寡。每口於常用中省出若干。積於筒中。總有急需。不許開用。遇有善事。傾筒而出。即可大行方便。又不覺其難。用畢再積。積而復用。源源不絕。久而行所無事。竟似惠而不費。行之既久。善念日熟。善行豈有涯哉。僧家盞飯盆米之法。皆屬功德。何况積錢。至於富貴之家。但仿其法。或積銀錢。或積米糧。或專捨一屋一田皆是積財濟貧之妙用。有心人願留意焉。

  △遇壽誕放生說

  放生莫如戒殺。此誠至論。但殺生難以全戒。而放生亦需財用。必欲廢人事而全以庖廚之費為放生之用。未免不近人情。且因養親而戒殺。亦功過格之所不取即無故不殺亦未必人皆中禮只有勸人勿貪口腹。而恣殺時為放生以存仁。庶乎易行。今擬行之之道。凡人家每於誕日。不無宴飲之費。如是日不拘一雞一魚。或數文以至數百文。先行買放。乃復供膳。雖殺者自殺。放者自放。即所放不敵所殺之多。究可稍減口腹以全生命。行之既久。其不忍之心油然勃然。行所無事。由愛物以及人。豈不於身心世道兩有裨益乎。但總以力行為要。不可徒托空言。力行自能有恆。有恆方徵實德且為人子者無不願父母之壽考。而為父母者亦無不願子孫之繁滋。即親屬之稱祝者何事。而友朋之頌禱者又何事。壽為百福之首。人皆願欲。以此願欲之情推及禽魚。壽物即以壽已。理固然也近聞江浙有縉紳家逢誕日不殺生靈以素麵素席待客預辭親友之饋禮。囑備可放之生物以送之。各視其誼之親疏。力之厚薄為斷。收而放之。否則不受。盖本 蓮池大師生日不宜殺生之意。洵可風也。願世人共效之。

  △婦女積功德說

  婦女之心多慈。但處於閫內。每格不得行。特陳其法以勸。向來江南育嬰堂。小鞋襪。小衣服。多由人家內眷所贈。恤嫠堂孤寡堪憐。能於女紅暇日。捨其針線餘資。或製小兒鞋襪。或給貞婦布疋。不拘新舊多寡。皆屬功德。即無力之家。總有破舊衣裳。如補綻而給乞丐亦為惠而不費。凡施濟之力出於艱難。最為盛德。今以繡線之餘。為恤貧之事。其功豈不勝人千百乎。嘗見有繡佛像送廟者。蓋敬佛而望佛保我佑我耳。殊不知佛之慈惠眾生。不獨於我。我如體佛之意。行佛之慈。即不繡佛像。佛亦必大歡喜。而保我佑我。不待我之祈禱也。語云。遠處燒香。不如近處作福。人能如此。便是自求多福矣。再婦女每用書木夾針線。及剪字為花樣。此皆造孽。凡夾針線。宜用無字空白簿。或畫花於上。至於剪花樣不可用字。如送禮物。即用吉慶花樣以代字可也。

  △敬節會紀畧

  常州敬節會。始仿於長洲彭氏恤嫠會。其畧曰。念我同儕。每當春秋暇日。歲時伏臘妻孥聚首。酌酒言歡下至夏畦負販之徒。莫不昂首伸眉。嬉然自得。獨此煢煢者。弔影空閨。銜悲卒歲。將呼天而莫聞。欲訴人而不可。吾儕不代為之告。其誰為之告耶。夫力之出於一人者有限。而出於人人者無窮。所望同志諸君子。輾轉勸募。集成一會。量入為出。隨所見聞。曲加周恤焉。長洲始行時。按月分募每年出銀十二兩為一會。常州每月出錢四百文為一會。由一會以至十會。量力書簿分捐總辦出入之賬。疏告文武帝君。而先查實登記。將收條存於節婦處。按月敬送。取回收條為騐。按此與他處恤嫠堂外堂章程畧同。而於歲終酌量加給。並製寒衣。及節婦身故。躉給三月之錢以助喪費。極貧力不能殮者。格外酌給。節婦病故註銷後。其所遺之孤。苦無親族照應。仍照舊支贈至十六歲開除。無力婚嫁者。並助完配。節婦翁姑年已衰邁。或有疾無他子女養贍者。推節婦孝心。隨時酌贈等事。較為周備。且無須建堂不拘多寡。隨地量力可以施行。爰紀之以為法云。

  △育嬰社說

  揚州蔡君璉創育嬰社。募眾協舉以四人共養一嬰。月出銀一錢五分。遇路遺子女收至社所。招貧婦領乳。月給工食銀六錢。逢□朔騐兒給銀。考其肥瘠。以定賞罰。三年之內。聽人領養此法不獨卹孤。又可濟貧。免一時溺嬰之慘。興四方好善之心世間功德。莫此為最凡郡邑村鎮善士皆可仿行。為官司紳衿者。循此化導各方利濟之功更大。此與接嬰保嬰等會用意畧同。凡有心脩善者。可轉邀三四人。或五六人。月出之貲無幾。其事易集。惟須畧仿嬰堂章程。勤視嬰之肥瘠。兼為治其疾病。妥為料理。不必拘定三年。雖除工食外不無尚有所費。而以數人之力救濟一嬰。總屬易事。且就近辦理。其非因貧而失育者。亦可真知灼見。惟遇道路拋棄者總宜推廣收之。處處可行。人人可為。仿而行之。功德莫大。

  △梁敬叔勸戒近錄記浦城蜜浸

  道光丙戌。公車報罷。南旋至浙。同舟中有浦人。忘其姓氏。談次間詢其家中眷口。云有一子三女。因歎息曰。吾浦罕有二女之家。若余之三女。同邑每詫為異事。盖浦俗嫁女必用蜜浸菓品。以多為貴。至少亦須數百瓶。此物無買處。必須家自配製。又極費事。嫁期數月以前。即須備辦。殫日夜之勤。窮工極巧。天時人工一不相凑。色味便差。壻家往往以蜜浸之精粗。卜來婦之吉祥與否。貧寒之家。慮遣嫁之難。而舉女不敢多留者。半由於此。子婦行居次。生時亦將溺之。適其母舅至。再三勸解。乃勉留之。因是感誓生女雖多不棄去。予告之曰。君舉于鄉。行誼即當為一鄉之表率。今既育女不棄。足以勸慈。將來嫁女。務先捐此蜜浸之陋習以塞禍胎。為一鄉示傚。則功德必非淺鮮也。其人聞之。頗以為然。今不知此風尚仍舊否。余曰。浦城溺女之風稍差。而蜜浸之習未革。然余長姻祝東巖太守。本有不用蜜浸之議。余伯姊即其家冡婦。近日嫁女于孟家。獨排眾議不用蜜浸。省卻許多葛藤。近聞有嫁女之家。其家長亦立意不用。而婦女輩仍于背地偷送者。陋習之固結如此。今浦城大小讌集。以及新正款客。新賓登門。無不需此。而家大人但捧杯一拱。從未沾脣。盖亦本無滋味之可躭也。大抵溺女之風。起于吝財之弊。由于厚嫁。蜜浸特其一事。而作無益害有益。舉國趨之若騖。實不可解。且近聞有一新婦。在家因竭力配製蜜浸致成癆疾者。是誠不可以已乎。

  按此亦記厚嫁之一端。因區區無關輕重之一物。輒致自戕骨肉。犯法蔑倫。本屬可驚可訝。乃習俗移人。賢者不免。祝太守能獨排眾議不用蜜浸。詢屬中流砥柱。士大夫居鄉為合邑表率。主張風教。力挽頹波。真能造福無量。○此事須當道嚴行示禁。有心紳董設立鄉約局。一面化導。一面會同合邑紳董父老各鄉董。立規定議。永遠禁革。庶幾大聲疾呼。群蒙驚醒如必不能廢。議定不得過四色。至裝奩衣服亦立一限制。違者議罰。庶人人知所儆戒。而敝俗可以漸革矣。

  △蘇郡洗心局章程

  一此舉專為兵燹後名門舊族子弟失教廢學誤入下流而設年歲以二十左右為度如非舊家子弟及行年過大劣跡過多者概不收留

  一保送子弟入局須預先登號由局派友訪明底細然後收留現在號舍四十間號滿即行停收俟經費充足再議增號續收

  一凡子弟入局須保送之父兄或親戚出結如有疾病意外等事各安天命與局無涉

  一在局子弟各居一號以免羣聚生事每日一粥兩飯飯菜與局中司友無異其衣被等物均係自帶極貧不能備者由局酌給

  一局中除司友各有責成外另請教習一人專司勸導凡子弟入局時保送人須將本人平日性情行止及從前曾否讀書習業現在所犯何過詳開節略一紙交局以便相機規戒

  一在局子弟防範嚴密不令出外惟每逢朔望日齊赴廳事恭聽教習宣講聖諭講畢即行歸號

  一在局子弟遇有重病准保送人領出調治病愈仍聽入局如並非重病率行領出者去後不准再來

  一局中號舍畧分大小以示區別人局子弟先住小號如能恪守局規數月無過失者遷入大號如果能改過自新拔為號長由局董教習察看資質才具分別讀書習業其出號之日仍須原保送人赴局具領領回

  一在局子弟如有不遵約束不知悛改肆橫任性者由教習嚴責不服者交原保送人領回

  一局中收支款項每屆月底會集同志核算鈔黏局門年終彙造清冊并在局人數姓名及悛改遣出人數姓名細冊申報各憲并於 神前焚化一冊以昭公慎

  △保送條約

  一凡子弟入局須保送人照局中結式出具保送結一紙存局如有不願出結者不收領同時一體出具領結

  一凡保送子弟入局者自宜遵依局規不准暗覓傳遞私送飯菜雜食等項致令子弟別生妄想衣服洗淨替換亦有局使送號不准親族到號親送以避嫌疑而杜弊竇

  一子弟入局後倘任意肆橫自當從嚴約束親族人等慎勿稍存姑息凂託說情致紊局規

  一子弟入局後倘有野性難馴私自逃歸者准由親族仍行送入但須從嚴朴責以儆其後

  一子弟疾病由局延醫診治設有不側親族人等自當各安天命

  一子弟在局為時短長局中自有權衡親族人等不得謂煙已戒凈率行領回

  一本局不過代人管束倘子弟入局既久業己悔過自新親族人等自應領回分別讀書習業不得置之度外致後來者無地可容

  一同人議設此局係蒙 藩憲撥款充費此外並無恆產勸募尤屬不易凡保送子弟者各宜體諒酌量按月捐助經費以期永久

  一局中除飯食之外凡子弟剃頭及筆墨紙張一切零用均由局備給不取分文子弟在局毫無費用家中人毋庸送給錢文

  一局使廚役人等局中自有工食各子弟毋庸另給其入局出號時亦無酬勞等名目

  △局規

  一局中司事六人內管號四人每人各管十號理帳及照料雜務一人收捐書捐票及置備物件一人如將來□費充裕號舍加多再議增請

  一司事外另請教習一人專司勸導號中及弟及升降大小號等事

  一司事辛俸逢初二日支送不得預支暫借以清款目其辦事勤慎者年終酌送節敬

  一局中飯菜每月四日當葷餘日祇備素菜內外一式如司友有自行添菜者聽

  一司事各有專司即各有責成務宜一體勤慎其惰窳不職者即行辭去

  一局門辰啟酉閉非有要事不得擅開鑰匙歸入帳房門房立簿

  一是局為教化子弟而設在局司事各應知所表率凡鬥牌及一切游戲等事概宜戒絕

  一本凡局中上下人等出外回局概行隨時登記以便稽查

  一局使承值號內子弟不准代送烟炮雜食及傳遞消息等事違者撤退并予懲究

  一局中防範嚴密號舍門戶尤為緊要隨時鎖閉檢點毌得疏漏

  一號內粥飯小菜自當一律不得私為增減

  △號規

  一子弟入局時所帶鋪陳衣包俱由司事檢閱如有不應携帶之物即行檢出交還保送人

  一子弟入局時如己吸烟成癮由局照 林文忠公戒烟方配合丸藥分別輕重給服務令斷癮而止

  一子弟入局後聽局董教習約束勸導務各息心靜氣不准高談濶論及私相講話

  一子弟清晨即起洗面吃粥後習書算午飯後就性所近各習一技薄暮晚飯後即各安靜休息概不用油火燈燭以期早眠早起

  一局中立功過簿一冊由教習將各子弟每日功課勤惰及一切語言行動分別功過填注以便隨時考核

  一子弟一粥兩飯外概不准私吃雜食水旱烟亦不准吸

  一子弟入局已久不知改悔者每逢宣講之期罰令跪聽

  一子弟初入局時先住小號如果恪守局規即升入大號倘益加奮勉痛自改悔當再拔為號長自此盡除舊習即可由局告知親族領回分別讀書習業

  一凡子弟既充號長未經領回尚住局中者當為各號表率格外謹慎并幫同教習管號現身說法隨時勸導

  一子弟力勤所得不論多寡由管號司事暫行收管逐一登記俟領回時照數給還以資正用其平日剃頭及筆墨紙張等零費概由局備並不開銷本人分文

  ●跋

  得一錄者予友梁溪余君蓮村所輯各種善舉章程以便有心人觀感取法者也余君平日集刊善書甚夥俱已風行又慮托諸空言不如見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乃於隨地勸辦善舉之外復成是集剞劂過半旋罹刼灰同治丁卯君來遊申江候予於松風巷寓齋煮茗劇談滄桑同慨詢及得一錄則知君處尚存舊稿一冊半遭蠹蝕為之怦然竊思此書擇精語詳法良意羙倘得推行海內輾轉觀摩其利益於斯人甚大余君欲再謀付梓而苦無力因為亟商於香山友蔡君桂培蔡君一見稱善即力任刻資之半遂促余君重加釐定即付手民予更為設法集資以速其成洵乎針芥相投因緣會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功將竣會余君抱恙甚重得義僕陸慶斷指煎湯以進病遂霍然益信善願所結天人感應予既為余君幸更為是書幸也故於其刻之成也附數言以識緣起云

  同治八年仲夏之吉 端溪吳宗瑛紫石甫謹跋

  ●跋後

  予於道光己酉曾采取古今各種善舉章程足資仿辦者彙成一書名曰得一錄蓋取得一善則拳拳服膺之意將以資觀感利推行也剞劂過半旋罹刼火前功盡棄負疚良多去年薄遊滬上晤粵東舊好吳紫石明府即予初集是書時所竭力贊成者也至是知是書板片垂成被燬深為惋惜囑予重為補輯以成前志并為代商於香山蔡桂培司馬蔡君素好善書即慨任刻資之半吳君又偕唐景星司馬暨令姪南皋部郎相與協力捐助促付手民因得次第告成分作一十六卷凡親親仁民愛物以及養生送死興利除弊移風易俗諸善舉各已觕備均係古今良法美意可師可法久著成效者昔夫子有云我欲載諸空言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是編所集事事可以仿行溥為實惠固非空言無補所可同日語者人之欲善誰不如我况經大刼善念易滋特人情無所觸則激發無由得是編而廣布之知必有觀感興起推行盡利者則諸君贊助之功何可不有以記之也刻既竣爰為書其緣起如右云

  同治己巳小春之吉   梁溪晦齋居士余治謹誌

  得一錄

附錄:

余治(1809~1874)

近代戏曲作家。字翼廷,号莲村、晦斋、寄云山人,晚署木锋先生,门人私溢孝惠。江苏无锡人。早肄业于江阴县暨阳书院。五应乡试不中。咸丰八年(185)由附生保举训导,同治五年(1866)充广方言馆监督。好戏曲创作,作品甚多。内容多为劝人行善,宣扬忠孝节义。曾组织童伶戏班。主要作品有《后劝农》、《活佛阁》、《同胞案》、《义民记》、《海烈妇记》、《岳侯训子》、《英雄谱》等。另著有《草小学斋集》、《得一录》。生平事迹见吴师澄《余孝惠先生年谱》及俞础所撰墓志铭、彭慰高所撰墓表。

戏曲作家。字翼廷,号莲村、晦斋、寄云山人。江苏无锡人。曾多次应试不中。清咸丰年间,以附生名义被保举作训导。太平军进军江南时,他曾协助地方当局镇压当地起义农民。余治一向积极维护封建秩序、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曾多次向当局呼吁禁毁“诲淫诲盗”的小说、戏曲,建议审定戏曲演出剧目和编写新戏。晚年,他亲自编写新戏,并自组童伶戏班演出。余治剧作共28种,在他死后,被人辑为《庶几堂今乐》刊刻印行。其中有教忠教孝的《岳侯训子》、《前出劫图》,诬蔑农民革命的《阴阳狱》、《劫海图》,鼓吹支援清军镇压农民革命的《义民记》,宣扬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英雄谱》,提倡封建教化的《风流鉴》,宣传迷信思想的《文星现》、《烧香案》,等等。余治为使他的宣教意图深入民间,采用了当时新兴的皮簧、梆子腔剧种的戏曲文学体裁和通俗、浅近的语言;但由于这些剧作的说教意味过浓,戏剧性不强,很难吸引观众。自组的戏班,终至解散。同治、光绪年间,上海的官府曾强令各戏班演出这些戏,有的戏还增添了灯彩歌舞,但仍因不受观众欢迎而陆续被淘汰。仅其中《砂痣》一剧,由于情节比较曲折,有些唱段适于演员发挥唱功特长,曾在汉剧、徽剧、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中流传。